卡西奥波做了一个实验来考察被试者的孤独程度和他们交流的方式之间的关系。被试者分别通过Facebook、聊天室、在线游戏以及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进行沟通。结果很明显,面对面沟通所占比例越大,孤独感就越小。卡西奥波说:“这个结果并不意味着Facebook让人们更孤独,它只是一个工具,其作用和使用者关系密切。如果用Facebook来增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就会增加你的社会资本。”如果合理的使用Facebook,它的功能将非常强大。

  由于社会的剧变,我们越来越需要专业的护理。孤独曾经只是简单的怀旧感伤,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孤独会对你的身体健康产生恶劣的影响,如果孤独,你会比同龄人更早的衰老,你会减少运动变得更加肥胖,一次大的手术后你的存活几率更低,内分泌也会失调,你的记忆力会下降,你会抑郁,睡眠不好,认知能力也将大大下降。也许伊薇-特维克不是死于孤独,但是很有可能是某种心脏病致其死亡。

  在Facebook时代,问题变得更严重了。澳大利亚有一半人口活跃在Facebook上,最近该国一个名为“谁使用Facebook?”的研究发现在孤独和社交网络之间有一种复杂而又模糊的关系。社会孤独是指同朋友的关系不紧密,家庭孤独是指同亲人的关系不紧密。这个调查显示,Facebook用户的社会孤独程度较低而家庭孤独程度较高。可能与Facebook鼓励人们更多与家庭以外的人交往有关,这样必然以损失家庭关系为代价,也可能是那些原本对家庭关系不满的人更愿意通过包括Facebook在内的其他途径寻找友谊。研究者发现孤独的人在Facebook上花费的时间更多。他们的调查报告这样写道:“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神经质或者孤独的人比不孤独的人每天花费在Facebook上的时间更多。神经质的人更喜欢用留言板功能,而外向的人则喜欢用聊天功能。

  和我们中许多人一样,特维克的网络关系迅速膨胀但却根基浅薄。祖辈们很难想象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与外界隔绝,但是我们彼此联系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过去的三十年里,技术的发展让世界变得更加紧密。2010年,为了减少3毫秒的交易时间,人们斥资3亿美元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之间铺设了800英里的光纤电缆。然而当沟通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时,人们之间的关系却前所未有的疏远了,我们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远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孤独。如今世界是如此的矛盾,我们彼此联系的越多,我们就变得越孤独。

  伴随着人类孤独感的不断加剧,Facebook孕育而生,它最初承诺让人们获得广泛的交流,这看上去非常有吸引力。美国人的独居比例越来越高,1950年美国一人家庭的比例不超过10%,但是到了2010年这个比例超过了27%。纽约大学社会学家埃里克-克林伯格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独身生活趋势的书,在书中他这样写道:“大量的研究表明,是社会交往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导致孤独。”当我们开始幻想独身生活的好处时,也应该意识到独居比例增加的同时,孤独也在增加,而孤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凄凉。

  当你在Google+注册并开始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时,系统会提醒你应该只添加真正的朋友,和这些人分享你的私人信息会让你觉得舒服。“你真正的朋友”,这几个字准确的展示了社交媒体制造出来的焦虑:人们担心Facebook将影响到我们真正的友谊,让朋友之间彼此疏远,使得我们变得更加孤独。社交网络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战胜孤独,但是其作用可能适得其反。

  面对这样的社会巨变,我们开始雇佣知己,也就是找专业的护理人士。2010年,罗纳德-沃德金在胡佛研究所的一篇文章中指出:“40年代末期,美国有2500名诊疗心理师,33000名社工,婚姻及家庭治疗师的数目不超过500人,而2010年,美国有77000名诊疗心理师,192000名医疗社工,400000名非医疗社工,50000个婚姻及家庭治疗师以及30000名生活指导师。大多数接受治疗的病人都无法获得心理救助。这些心理服务帮助我们克服曾经被认为是最平常的问题,我们正把这些日常关怀的工作不断外包。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欢迎孤独,尽管它让我们变得更凄惨,人类科技的进步正使得我们变得越来越孤立。当有了自助售货机后,人们不再和杂货店主打交道,有了电话以后,人们就不再敲邻居家的门,而社交网络将这一进程推向了新的高度。孤独并不是Facebook或者Twitter施加给我们的,它是我们自己引起的。我们决定如何使用手中的工具,而不是反过来。

  博克的研究并不能说明Facebook制造了孤独,那些在Facebook上感到孤独的人在别的地方同样孤独。博克说:“受欢迎的人在哪都受欢迎,而孤独寂寞的人在哪都躲躲藏藏,也许Facebook只是给那些孤独的人提供了一个平台。”

  引发这种现象的主角是Facebook,现在这家公司有8.45亿个用户,去年年收入为37亿美元。今年春天Facebook希望通过发行股票募集到50亿美元的资金,这将是互联网界有史以来最大的IPO。有人估计这家公司如今潜在价值超过了1000亿美元,比全球咖啡工业的规模都大。Facebook的规模和影响力令人汗颜,2011年最后三个月,用户每天产生27亿条喜好和评论。你可以把它视为一家公司,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又或者是一个国家,但不管你用什么方式评价Facebook,它都大的超乎想象。

  导读:最新一期《大西洋月刊》杂志于5月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Facebook是否让我们更孤独》。Facebook的用户人数直逼10亿,它扩大了我们的交际范围,让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便捷,但是于此同时感到孤独的人却越来越多。是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络让人们更孤独?还是错误的使用方式造成了这一切?

  《洛杉矶时报》刊发了关于前《花花公子》封面女郎暴死家中的文章,随后立刻被疯狂转发。根据Technorati的统计,两周的时间里,有16057个Facebook和881个tweet的帖子与特维克的死亡有关。她曾经是惊悚电影的象征,见证了好莱坞用最愚蠢的方式激发我们最原始恐惧的能力。如今,她成为了另一种新的恐怖象征:我们不断增长地对孤独的恐惧。不可否认,与生命最后几年相比,现在她有了更高的关注度。特维克没有子女,不参加宗教团体,也没有紧密的社交圈子,为了排除寂寞,她不得不到处结交朋友。萨维奇告诉《洛杉矶时报》,为了了解特维克死亡的原因,她曾查看过她的电话账单,发现在她离奇死亡前的几个月里,特维克并没有联系朋友或者亲戚,而是经常给陌生的粉丝打电话,通常这些人是通过粉丝见面会或者网站联系到她的。

  芝加哥大学的约翰-卡西奥波是世界上研究孤独行为最顶级的专家。2008年他出版了《孤独》一书,其中揭示了孤独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理机能。他发现,孤独的人晨尿中肾上腺素和应激激素的含量更高,孤独还会对人类的基因造成影响。他说:“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你的整个身体都会孤独。”

  Facebook的真正危险之处不是它让我们更加孤独,而是改变了孤独的本质。新的孤独和美国人传统的想法不一样,不再是独居的清教徒,也不再是探索宇宙的航天员,Facebook的孤独更加耐人寻味。地球上每13个人就一个是Facebook的用户,其中一半的用户每天都要登陆。在18到34岁用户群中,几乎一半的用户会一睁眼就查看自己的个人主页,而28%的会刚起床就查看。Facebook从不休息,我们也不会休息,尽管人们以前也喜欢展示自己,但是不会时刻展示,每天一醒来就想着展示。现在我们时刻都在想着自己是谁,却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自己是谁。(鹿城/编译)

  现在还很难定义或者诊断孤独,UCLA孤独指数被认为是最好的测量方法,这个指数包含20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相同的内容:多长时间你会觉得某事发生一次?比如:多长时间你会觉得和周围的人不同步,多长时间你会觉得缺少友谊?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过去很短的时间里,人们的孤独感显著上升。2010年美国退休者协会的调查表明,45岁以上的成年人有35%的人长期感到孤独,而十年前这一数字是20%。另外一些研究表明,大约20%的美国人,也就是6000万美国人因为孤独而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在整个西方世界,医生和护士都开始公开的讨论孤独问题。

  尽管Facebook如此流行,但从其创建之初就开始受到质疑。在电影《社交网络》中,扎克伯格被演绎成一个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浑蛋,这纯属杜撰。但是尽管扎克伯格本人不是这样,他的Facebook绝对是这样。这部电影的结尾最让人印象深刻:寂静的夜晚,百无聊赖的扎克伯格给前女友发送了添加好友的请求,然后是等待,点击鼠标,接着等待,再次点击鼠标。我们每个人都做过类似的事:紧盯着屏幕,焦急的等待回应。

  而我们现在就生活在一个长期分离的阶段。2000年,罗伯特-普特南出版了新书《独自打保龄球》,在书中作者认为,美国战后社会资本(人际网络的强度和价值)的骤减和美国生活中大量的互动趋势有关,比如郊区蔓延、电视的盛行、婴儿潮一代人的自利以及传统家庭的瓦解。而且他认为这种趋势越来越严峻,2011年美国的工会成员继续下降,电视节目的播放时间继续增加,人们的关系更加疏远。我们之所以孤独是因为我们希望孤独,我们自己创造了我们的孤独。下面的问题是:Facebook到底使人们更加疏远还是更加亲密,是让我们抱在一起取暖还是因为阵痛而分开?

  尽管孤独严重影响健康,但是美国人却更愿意花钱购买它。如果有钱,你可以在郊区买幢房子,逃离拥挤的城市。再有能力的人还可以在远郊够买豪宅,结果你必须在车上浪费更多的时间。孤独是美国价值的核心,是我们长期追求独立的副产品。清教徒为了摆脱束缚和不能接受异己的社会而逃离欧洲,尽管他们不是为了追求孤独,但这却是自治的代价。同样当牛仔们为了荣誉开拓西部的时候,他们也放弃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美国人的最终偶像是航天员,他们更英勇,也许将更孤独。自强自立通常意味着孤独,但是美国人更愿意接受这一代价。

  Facebook出现之前,数字技术让人们更加疏远。上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了“互联网悖论”:人们沟通的机会增加,但是他们之间的交流却减少。1998年,卡耐基-梅隆的一群研究人员刊发了一篇著名的文章,他们认为互联网正在增加人们的孤独感。但是批评者指出,他们选择的调查对象原本就更容易变得孤独。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是互联网让人们更孤独还是孤独的人更喜欢互联网。

  伊薇-特维克做过《花花公子》的封面女郎,她还是低成本电影明星,最为人所知的角色来自《50英尺高的女人》。去年8月她年满83岁,但是没人知道她确切的死亡年龄。根据洛杉矶验尸官的报告,在被邻居苏珊-萨维奇发现之前,特维克已经陈尸家中大半年了。最初,萨维奇发现特维克的邮箱里结满了蜘蛛网,而且信件都已经发黄,于是她通过一个破碎的窗户打开特维克家的大门,在一片狼藉的房间里,发现了特维克已经风干的尸体。屋里的加热器还开着,电脑仍在运行。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莫伊拉-博克正在对1200名Facebook用户进行调查研究,她说:“Facebook产生的影响更依赖于人们怎么使用它。如果你直接用Facebook和其他人联系可以增加你的社会资本,例如使用喜好功能,评论好友的帖子等等。个性化的信息,也就是博克所说的合成式交流比一键式交流(只点击喜好没有内容)要好得多。接收到一键式交流的人比合成式交流的人更容易孤独。”博克表示:“你应该告诉你的朋友她的孩子有多么可爱,或者是她的装束有多么棒,这些都是我们希望听到的。”另比私人消息更好的是半公开的交谈,进行这种半公开交谈的人通常孤独感会降低。一方面,那些非个性化的Facebook用户,也就是博克所说的被动消费者,他们通常只查看好友的状态,或者在仅仅在留言板上张贴自己的活动,这些人更容易心情抑郁并且感到孤独。

  卡西奥波认为,网络只是提供了虚假亲密关系。他说:“和宠物、网友甚至是上帝建立的关系只是被创造出来满足需求的替代品,而这些替代品永远无法取代真实的人。”一些研究认为,一个人在Facebook上的好友越多,那么她孤独的可能就越低,卡西奥波认为这是误导。他说:“人们只是把老朋友、孤独感或者社会关系带到了Facebook上而已,那些认为社交网络可以带来更多朋友的想法是错误的,一个人在Facebook以外的社交广度决定他在Facebook上的社交广度,反之并不亦然。使用社交网络并不能创造新的社会关系,它只是把人们的社交从一个平台转到了另一个。”

  很多人开始批评Facebook这种重新定义人们身份认同和个人满足感的能力,甚至超过了对其数据挖掘和隐私滥用的指责。有人担忧人们按照虚拟世界中自己的模型来重新设计自己。Facebook的一个重点推广的功能是自我展示,想想我们如何从聚会的300张照片中精挑细选三张上传到自己的主页,如何设计展示自己已经成为了全天候的工作。澳大利亚的“谁使用Facebook?”的研究发现Facebook用户和自恋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同不使用Facebook的人相比,Facebook用户更加自恋,更爱展示自己。

  不过可以肯定社会交往对孤独有影响。孤独和独身生活并不一样,但是二者都在上升。我们见到的人越来越少,我们的集会也越来越少,即便聚会,我们的关系也不像以前那么密切。过去25年,知己(有质量的社会联系)的数量在急剧降低。一份调查显示,人们的知己数量从1985年的2.94人下降到了2004年的2.08人。1985年,只有10%的美国人认为没有朋友可以一起讨论重要的事情,15%的人表示他们只有一个这样的好朋友。到了2004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25%和20%。

  然而这只是美国故事的一部分。当清教徒挑起精神反抗的时候,他们惊人的团结到了一起,美国的历史就像叔本华寓言中那些生活在寒冷中的豪猪,为了取暖他们不得不挤在一起,但是刺痛又让他们不得不分开,就这样不停的分分合合。

  今天,美国文化赞扬打破一切束缚。美国最伟大的诗歌是惠特曼的《自我之歌》,最伟大的散文是爱默生的《自律》,而最伟大的小说是梅尔维尔的《白鲸》,这个小说讲的是一个不被人理解的人,孤独的苦苦追求的故事。罗斯福曾表示,自利是美国人生活中最棒的口号。

  对孤独的最新研究,已经对其产生的机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几乎每个假设因素都对孤独产生影响。已婚人士通常比单身更不易感觉孤独,但前提是夫妻二人关系亲密,如果他们感情不和,婚姻并不能减少孤独。是否信奉上帝也和孤独与否没有显著关系,1990年一个德国的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宗教信仰水平和孤独水平后发现,信奉上帝并不一定能够减少孤独。

  Facebook的迷人之处就是它使得社交变得更加简单,免除了很多麻烦,我们只需要更新状态、贴出图片,在留言板上留言。但是代价就是我们必须不断表现出自己的幸福:任何时候都非常幸福,假装幸福,试图让自己幸福。去年丹佛大学的依瑞斯-毛斯进行一项名为“重视幸福的反作用”的研究。研究指出,对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目标,重视程度和结果往往是正相关的,比如越重视成绩的学生,学习就越好,但是幸福却是个例外。研究结果显示:重视幸福并不一定会导致真正的幸福,实际上,很多情况下会适得其反。

  人们知道,孤独和独身生活不同,独居可能是很好的生活状态,而拥挤的集会会让人烦恼。人们也知道,孤独和外界条件没有关系,它是一种心理状态,研究表明孤独和神经质或焦虑这样的心理问题一样,有着相同的基因组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damichi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